2221人已浏览 时间 : 4天前
导语:了解最新小吃装修新闻,掌握2023年餐饮空间设计趋势与成本控制技巧,包含网红店改造案例与卫生规范解读
最近路过老城区时,突然发现街角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馄饨店悄悄换了模样。原本油腻的玻璃门变成了复古铁艺框,透过落地窗能看到里面暖黄色的灯光打在水泥纹墙面上,木桌椅换成了带USB插口的卡座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刚接到的咨询电话——'王师傅,现在小吃店不装修是不是真的没生意了?'
确实,这两年小吃店的升级潮来得比想象中猛烈。上个月我们去城南量房时,整条美食街有七家店同时在施工。最夸张的是有家卖烧饼的,老板把祖传的煤球炉子换成了智能电烤设备,墙面还装了蒸汽朋克风格的铜管装饰。'现在年轻人就吃这套',老板老李边说边给我看手机里的抖音数据,改造后客单价直接涨了40%。
不过装修这事儿真不能盲目跟风。去年帮客户做的案例里就有反面教材——某煎饼店花18万做了全镜面天花板,结果大妈们抱怨'晃眼睛',学生党觉得'像夜店'。后来不得不返工改成木格栅,光拆装费又搭进去3万多。所以现在我给业主做方案时,总会先带着测人流:早上买豆浆的上班族要快节奏动线,夜市摊的灯光得够亮堂,而学校周边最好留出自拍角。
说到成本控制,最近有个特别实用的发现。城西那家网红臭豆腐店,老板小张用二手超市货架改造成了工业风陈列墙,省下的钱全砸在了新风系统上。'现在客人最在意的是吃完身上没味道',他这招确实高明。我们测量过,装了新风后顾客平均停留时间从7分钟延长到22分钟,附带消费的饮料销量直接翻倍。
卫生监管这块也有新变化。上季度开始,食药监对明厨亮灶的要求更严格了。上周去某连锁麻辣烫验收时,他们后厨的玻璃隔断被迫改了三次——最后定版的方案是在操作台顶部加装45度斜玻璃,既能满足监管要求,又不会让厨师有'被围观'的压力。这方面建议业主们提前到政务服务中心拿最新装修规范,免得像我客户那样返工。
材料选择上,今年突然流行起'可食用级'装修。比如大学城那家新开的奶茶店,老板坚持要用咖啡渣回收制作的墙面涂料,说是能散发淡淡咖啡香。虽然每平米贵了60块,但小红书上的打卡笔记已经超过2000篇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类特殊材料施工要特别注意,我们遇到过糯米胶在梅雨季发霉的糟心事。
最后分享个暖心案例。社区食堂的刘阿姨原本只想简单刷个墙,我们建议她保留了八十年代的老瓷砖,只是做了美缝和防滑处理。没想到这成了最大卖点,现在每天都有年轻人来'怀旧打卡',她家咸菜坛子都成了拍照道具。所以你看,小吃店装修未必都要高科技,有时候'人情味'才是最贵的装修材料。
最新评论
在线客服
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