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31人已浏览 时间 : 5天前
导语:购买二手房时出现装修纠纷,中介是否应承担责任?本文详细解析中介责任边界、常见纠纷类型及维权方法,帮助购房者规避风险。
老张去年通过中介买了套二手房,签合同时满心欢喜地听着中介夸赞'精装交付',结果收房那天推开门就傻眼了——墙皮开裂得像蜘蛛网,卫生间防水层根本没做,所谓的'高端地板'踩上去咯吱作响。这种买二手房遭遇装修纠纷的情况,在我们扬州家装行业几乎每周都能碰到。中介到底该不该为这些'化妆房'买单?今天我就用亲眼所见的案例,跟大家聊聊这里头的门道。
记得上个月处理的一个典型案例,客户李女士买学区房时,中介信誓旦旦保证'所有装修材料都是原房主两年前新换的'。等拆开吊顶才发现,里面藏着发霉的水管和上世纪90年代的电路。这种情况就涉及中介是否尽到如实告知义务。根据《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》,中介有核实并披露房屋真实状况的责任,如果故意隐瞒重大瑕疵,比如把漏水房说成'防水无忧',那就必须承担相应赔偿责任。
但现实往往更复杂。我们遇到过不少中介在合同里玩文字游戏,比如把'精装修'写成'业主自住装修',把'全新家电'解释为'功能正常的老家电'。这时候购房者要注意,口头承诺一定要落实到书面补充条款。去年帮王先生维权时,我们就凭借他录音保存的中介承诺'厨房设备三年内保修',成功让中介公司承担了维修费用。
特别提醒大家警惕'房东自住装修'这类模糊表述。上周刚接触的案例中,刘阿姨买的'温馨自住房',收房后检测出甲醛超标3倍。由于合同没明确装修时间和材料标准,中介就以'仅提供居间服务'为由推诿。这种情况建议立即联系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报告,如果证明中介明知或应知污染问题却未告知,照样可以追究责任。
实际操作中,我们发现最容易产生纠纷的是隐蔽工程。去年经手的案例里,有家中介带看房时反复强调'水电全部改造过',结果业主入住后爆管,刨开地面才发现用的还是镀锌管。这类涉及建筑安全的问题,即便合同没明确约定,中介也要承担未尽审慎核查的责任。我们通常建议购房者额外支付200-500元请验房师重点检查隐蔽工程,这笔钱绝对物有所值。
最后分享个实用技巧:看房时不妨假装不经意地敲敲墙面、晃晃柜门。有次陪客户验房,就是发现浴室镜柜异常松动,顺藤摸瓜查出整个卫生间防水层都没做。中介见状立刻主动提出补偿方案——因为他们清楚,这种明显可见的缺陷如果没在验房清单里注明,后期维权他们百分之百要担责。记住,越是中介阻止你仔细检查的地方,越可能藏着猫腻。
最新评论
在线客服
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
返回顶部